厚此薄彼是出国留学的理由吗?
因为疫情,很多人改变了留学计划,但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依然“奋不顾身”,为什么?一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理由,竟是想增加回国后到北京等大城市落户的机会
2020年不知不觉只剩两个月了,因为疫情,很多人改变了留学计划,但大部分中国留学生依然“奋不顾身”,为什么?一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理由,竟是想增加回国后到北京等大城市落户的机会。
一、疫情不改初衷
根据QS发布的《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白皮书》,96%的中国留学生没有放弃留学计划,48%的学生延期至下一年。留学生的决心就是这么大。
取得海外研究生学历,为将来就业加分,是许多留学生面对疫情继续出国的主要原因。如果想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,国外留学经历现在几乎是标配。而各大企业为了拓展海外市场、打造国际化产品,对留学生群体越来越重视,也都会在校招中开放海外留学生招聘专场。
二、户口?
一些留学生出国出国留学的理由里,部分原因竟是想增加回国后到北京等大城市落户的机会。
调查显示,大约80%的海归最终会选择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就业,而这些大城市对于归国留学生工作落户有专门的政策。
有留学生注意到,北京对于留学生的落户政策有一条规定,要求留学生 “出国留学一年以上,满365天以护照出入境为准。” 虽然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落户北京,但对留学生有这样的机会,那就要去争取。
来看留学生回国落户热门城市城市条件:
北京:1.、个人条件:(满足以下3个条件可以申请北京落户)
申请时间为毕业回国两年以内,学历为硕士及以上(包括国内读完博士在海外进行博士后访问研究人员等);境外学习时间大于365天;出国留学期间未在北京缴纳社保。
2、企业条件:(北京落户除了满足个人条件外,所在公司或企业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)企业需要有落户指标,越是大的跨国公司或者央企名额越多(需要在入职前与HR确认!);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及以上;入职必须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,且在提交申请落户时,剩余合同有效期大于3个月;
3、需要连续在该公司在京缴纳3个月社保。

三、学历鄙视链
外来的和尚会念经,博士圈也有鄙视链:一类是在留学海外的洋博士,另一类是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、没有留学经历的土博士。而洋博士>土博士,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。
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天之骄子的博士,仅因为一项“海外学习经历”,本土博士和海归博士之间就被划出界限,分出了三六九等。有时硬杠杠划下来,“土博士”连某些高校招聘的入场面试资格都没有。
在硬性规定下,国内土博士竟然还不如海外硕士。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,海归硕士算高层次引进人才,可直接落户口,土博士还要找到接受单位和户口指标。很多城市所谓的招贤纳士,居然直接把海归硕士和国内博士归类为同一档,本土博士只能愤愤不平、望而却步。
国内的确不少985、211院校在新进博士人才引进中,"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"经常出现在招聘要求中,其实不单单是博士学位,博士后、访问学者等同样认可。虽然只是“优先”,不是“必须”,但很多时候,土博士在投递出简历后,往往拿不到进一步笔试、面试的资格。
本土博士缺少留学经历后,无法申报一些针对性的"人才计划",如青年千人、省(市)青年百人等。国内博士同样有对应的人才计划,但是符合条件的申报人选非常多(年毕业博士生5万余人),竞争非常激烈。
某些高校评职称升教授也与出国经历挂钩。某些海归引进人才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,而土博士却只能按部就班升迁,差距自然越来越大。本土博士需要出国访学甚至发数篇SCI才能与海归博士在同一起跑线上,未免有失公允。
当出国留学的理由变了一种韵味,出国留学还能是本来的面貌吗?
分享: